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兴安盟消防支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

        2019-09-10 09:44:16来源:兴安日报  编辑:纪梦阳

        原标题:消防“铁军”的民族情

         

        ——兴安盟消防支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

         

        盟消防支队深入辖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

          兴安日报记者张伊 田馨月 兴安日报通讯员 霍启明

          一万次的奔跑,是为了在和死神赛跑时,能再快一秒。

          一万次的攀爬,是为了能在绝望的谷底,让生的希望多一厘米。

          一万次的重复,只为了能让肩膀,扛负起生命的重量。

          在兴安大地上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用坚定的眼神和辛劳的汗水,守护着我们每一个清晨和夜晚。一声警笛的召唤,火场便是逆行者的战场。

          他们在这片红色热土上,甘于浴火奋战、勇于应急救援、乐于无私奉献,守护着6万平方千米上,160余万各民族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有警必出、闻警即动,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,谱写了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的新篇章。

          日前,兴安日报记者走近了这支当之无愧的消防“铁军”——兴安盟消防支队,近距离地感受兴安消防指战员的熠熠风采,探寻那民族团结进步的铿锵步履。
         

        奏响民族团结“主旋律”

        民族融合大发展,砥砺奋进新时代

          兴安盟消防支队始建于1948年,是自治区第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建的消防力量。现有6个大队、8个中队,指战员189人。这支队伍承担着全盟近6万平方千米的以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为中心的艰巨任务。

          多年来,支队深耕民族工作赢得了全盟各族群众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认可,获得了多项荣誉:支队曾先后获得盟级“双拥模范单位”称号;连续三年被兴安盟委、行署评为“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”;在盟委、行署组织开展的“公民评政”工作中,支队在63个盟直参评部门中位列第一名,盟行署为支队记通令嘉奖,荣立“集体三等功”一次;支队在“98”抗洪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,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;2015年,支队先后荣获内蒙古党委、政府授予的“全区文明单位标兵”荣誉称号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“全国文明单位”称号;2017年,支队被评为“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”“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单位”和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(单位)”;2017年6月,支队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代表,圆满完成了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”观摩点任务,受到国家民委和自治区各级领导充分认可。日前,支队作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推荐参评的唯一一支集体,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示为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。

          兴安盟消防支队由蒙古族、汉族、满族、回族、朝鲜族、达斡尔族等多民族指战员组成,队伍分布在六个旗县市。多年来,兴安盟消防支队立足于革命老区实际,紧紧围绕各民族“共同团结奋斗,共同繁荣发展”这一主题,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,切实增强广大消防指战员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          兴安盟消防支队政委刘东向记者介绍,支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,深化指战员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全面教育培养关怀民族指战员,“三个离不开”“五个认同”的思想深深扎根指战员心中。

          支队党委把每年五月份确定为“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”,组织指战员参观“五一”会址、乌兰夫旧址、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、成吉思汗庙和各旗县市富有民族特色、地域特色的纪念场所、教育基地。同时,注重在民族干部的选拔、培养、使用上的政策倾斜,在生活中尊重民风民俗,关心照顾少数民族指战员生活,大批优秀民族干部走上领导岗位,为推动消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         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,一位是科右中旗消防大队大队长芒来夫,蒙古族“铁汉”,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,获嘉奖3次。先后被兴安盟消防支队评为“先进个人”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。2014年11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消防部队“十大优秀基层指挥员”;另一位是科右前旗消防大队大队长齐祥军,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“拼命三郎”。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、嘉奖3次,被自治区消防总队和盟消防支队评为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“优秀基层指挥员”等荣誉称号。他曾代表内蒙古消防队员参加了“第一届全国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比武竞赛”,获得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一名,西北10省区第2名,全国第11名的佳绩。

          刘东政委表示,芒来夫和齐祥军是支队少数民族干部中的代表人物,他们凭借着英勇无畏的胆识、过硬的技术本领获得了群众、领导和指战员的认可,由中队长“破格”提拔为大队领导职务。目前,全盟消防救援队伍中像他们这样的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41%;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基层主要岗位的占50%,在单位建设和消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骨干、模范带头作用。

        筑起民族团结“连心桥”

        视驻地为家乡,视群众为亲人

          兴安盟消防支队指战员视驻地为家乡,视群众为亲人,把根基深扎在兴安盟地区各族群众之中,积极投身于关爱特困家庭、无助儿童和落后嘎查村中,用实际行动搭建起军民“连心桥”。

          在扎赉特旗图牧吉镇,有一个被人称为靠山的嘎查。人常说:靠山吃山靠水吃水。可它只是名字叫靠山,却没有“山”可靠。贫穷的帽子一直戴在头上,压得这里的蒙古族同胞抬不起头来。2011年,一场攻坚克难的扶贫战役在兴安大地展开。扎赉特旗图牧吉镇乌雅嘎查和靠山嘎查被确定为支队帮扶区,截至目前,总队、支队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,改造危房131户,帮助修桥建路,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,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经过8年的努力,两个贫困村彻底摘了“特困村”的帽子。

          城市里发生火灾,消防官兵可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,但是地处偏远的农牧民,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援吗?为有效解决地处偏远的农牧区火灾防控问题,盟消防支队大力推动“农牧区消防站”,缓解了消防力量不足、出警路途遥远的难题。2015年初,兴安盟消防支队党委经过深入研究,提请盟委、行署协调商务局,首先从粮贸企业入手,以“政企合建”的形式组建粮贸企业消防站,凡是具备一定规模的粮贸企业自主购买消防车辆,消防部门提供器材装备,定期“上门”开展培训,并按照出警次数发放出警补助。如今,各微型消防站纳入全盟综合应急救援作战力量体系,依托119集中接处警系统,实现统一接警、统一调度、统一指挥,在实战中充分发挥微型站在农牧区距离近、情况熟等优势,彰显快速、灵活的专业战斗威力,实现了农牧区火灾“打小、打早”的目标。经过努力,目前,全盟已建成63个农牧区消防站,覆盖71%的乡镇,配备68辆消防车、266名专(兼)职消防员。全盟约110万农牧民摆脱了“远水解不了近渴”的消防困境。

         友情链接

        / Lin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