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“散灯”记

        2023-02-09 09:21:47来源:法治日报  编辑:纪梦阳

          宋振东

          过去每年正月十五,农村老家有“散灯”的习俗,所谓“散灯”,其实就是正月十五晚上,人们用锯末加上棉籽皮和柴油搅拌在一起,用油纸包起拧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包,然后放到大街上点燃。

          由于那时村里不通电,也没有电视,过年期间,村民除了敲锣打鼓外,再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,正月十五晚上“散灯”就成了村里的一项重要活动。

          “散灯”前,人们备上一口旧的大铁锅,把锯末、棉籽皮和柴油一起放到里面搅拌均匀备用。

          正月十五这天,村民们早早吃完晚饭,三五成群来到大队部等待。村里则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工安排,有负责包灯的,有负责散灯的,有燃放鞭炮的,有敲锣打鼓的……还要提前谋划好“散灯”队伍的路线,一切准备就绪后,天色也暗了下来,“散灯”要开始了。

          随着一声令下,在阵阵急促的锣鼓声中,队伍最前面的人燃放鞭炮,紧接着是锣鼓队,最后才是“散灯”的人员。人们用地排车拉着盛满“散灯”的大铁锅出行,每隔七八米十来米街道两边就各点燃一个“散灯”。“散灯”延绵不断,地面上、土堆上、墙头上,一点点灯火逐渐亮起。随着队伍的行进,街道两边很快形成了两条“灯火龙”。散灯队伍所到之处,都会得到群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,东家拿出好烟,西家拿来好酒,还有的村民甚至送来了糕点送给“散灯”队伍。受到款待的队伍会更加热情洋溢地敲锣打鼓放鞭炮。“散灯”把大街照得灯火通明,烟雾缭绕,伴随着锣鼓鞭炮,小小村庄好不热闹。

          现在,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,农村老家早已通上电,大街上各式各样的智能路灯把夜晚照得亮堂堂。人们过节挂起了环保节能的大红灯笼,农村老家已经多年没有再组织烟雾缭绕的“散灯”活动了,正月十五“散灯”成了人们记忆。

          (作者单位: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)

       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