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烟轻逐晓风吹
马晓炜
流光溢彩的元宵灯火照亮神州大地的节骨眼上,立春踩着浓浓的年味儿,疾步走出冬天的领地,抵达春天的地界,与欢庆的人们共睹“东风夜放花千树”的节日盛况。
立春,二十四节气之首,与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一样,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,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开启。古籍《群芳谱》记载:“立,始建也。春气始而建立也。”立春拉开春的序幕,表示天气逐渐回暖,万物重新焕发蓬勃生机,一切美好也将渐次绽放。此时,在我国南方,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,在北方,冬天好像还未过去,春天的影子还有些模糊,常让人有种挥之不去的寒意。
“春风如贵客,一到便繁华。”古往今来,人们不仅喜爱立春节气,还用生动的笔触将早春的景色之美,葳蕤出一片古老的诗意。“谁家二月煮新丝,一江黄鲫应不识。明日倘或桃李晓,莫问老梅知不知。”这是唐代刘长卿的《立春》,我们从那河中的鲫鱼、岸边的柳枝和即将盛开的桃花身上,感受到了暖暖春意。宋代张栻的佳作《立春偶成》:“律回岁晚冰霜少,春到人间草木知。便觉眼前生意满,东风吹水绿参差。”岁末年初春回大地冰霜渐渐减少,而那些小花小草是最先感知春天消息的。眼前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,东风吹来,水面绿波荡漾、摇曳生姿。“三阳肇开泰,一气回新和。百卉已萌茁,光风扇晴波。”明代舒頔写下的这首《立春》,则生动描绘了百花已感受到春天了,正蓄势待放的急切劲儿。
与赏心悦目的“立春诗”相比,古人对春草、春花、春水等春色的歌咏,更显千姿百态、美不胜收。写春草,有“萋萋春草生,王孙游有情”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”;写春水,有“磬湖春水夜来生,晓起雷声逗雨声”“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见群鸥日日来”;写春风,有“春风先发苑中梅,樱杏桃梨次第开”“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”……与其他季节相比,文人墨客对春天的宠爱堪称达到“骨灰级”。
其实,立春早在秦代就是个重要的节日了,立春当日,天子亲率三公九卿、诸侯大夫去东郊举行盛大的祭日仪式迎春,祈求国泰年丰。回来之后,要赏赐群臣,布德令以施惠兆民。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,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。在民间,立春日也有鞭春牛、戴春鸡、挂春幡、吃春卷等习俗。
“生菜乍挑宜卷饼,罗幡旋剪称联钗。”在我的家乡,立春不叫立春,而称打春。记得儿时,到了打春日,家家户户便忙着做春饼。奶奶先是到菜园,将碧绿生青的生菜、香葱、芫荽等采挖下,清洗切碎,加入麻油、香醋、蒜泥等佐料,一番搅拌,厨房弥漫的满是春天的气息,闻着令人口舌生津。做春饼的配菜准备停当,奶奶麻利地将面粉倒入备好的温水盆中,磕入鸡蛋,不徐不疾地搅动,雪白的面粉成了均匀的糊状。待锅烧热,加入少许油,随着“刺啦”一声响,一勺面糊瞬间在锅底蔓延,一会儿时间,热腾腾的春饼出炉啦。我迫不及待地将配菜卷入饼中,美美咬上口,饼的热乎劲伴着蔬菜和麻油的芳香,顿时征服了我全部感官,仿佛春天也被我咬住了。
“青帝东来日驭迟,暖烟轻逐晓风吹。”我站在遥看的草色里,生出无限遐想,耳畔响起满是种子萌动的声音。
(作者单位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委政法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