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十年间持续推进平安江苏建设高质量发展 群众安全感提高至99.14%
法治日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
“全省群众安全感从2012年的94%提高到2022年上半年的99.14%,政法队伍满意度从85.5%提高到95.92%,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,江苏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,全省有6个设区市、15个县(市、区)分别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、示范县。”近日,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的“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”——平安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,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顾俊向社会公布了近十年来江苏平安建设、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成绩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江苏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持续推进平安江苏建设,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为扛起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光荣使命、谱写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安全保障。
加强党建引领
十年来,江苏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平安建设的一条主线,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平安建设的新路径、新模式。其间,成立新的平安江苏建设领导小组,由省委书记任组长,省长、省委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,46个省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,统筹推进平安江苏建设。
省委、省政府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苏的实施意见》,将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重点工作纳入全省党的建设考核、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,推动各地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、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。
为切实加强党对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,江苏将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网格,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、群众自治圈、社会共治圈,全省网格党建覆盖率达100%。同时,在全省政法系统建立“机关干部下沉一线、当好‘八大员’”长效机制,推动“三官一律”进网格,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、深入网格等制度,把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。
推进法治建设
“十年间,江苏聚焦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、民生保障、生态文明建设、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,加快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需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。”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赵庭朴介绍,截至目前,全省现行有效省级地方性法规267部、政府规章134部,以良法促进发展、保障善治格局基本形成。
十年间,江苏创新深化普治融合机制,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21个、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170个,建立法治文化阵地1.8万余个,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1256家,培育“法律明白人”20余万名,两万余个村(社区)普遍建立“援法议事”工作机制,所有村(社区)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,推动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。
十年间,江苏不断打造锤炼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,推进人民警察单独职务序列,深化法官、检察官员额制度改革,健全常态化遴选机制,全省现有员额法官6883名,员额检察官3376名。持续优化法律服务队伍结构,律师、公证员、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。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,深入整治顽瘴痼疾,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、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水平稳步提高。
切实保民平安
“近年来,全省公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,全部刑事案件、八类主要案件、侵财案件呈现发案下降、破案上升的‘三降三升’良好态势。”省公安厅副厅长陈旭介绍,为织密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络,公安机关在城市重点部位布建310个街面警务站和868个应急快反点,定岗定责落实“1、3、5分钟”快速反应机制,确保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警情、第一时间处置警情。
严密的防控体系有力地遏制了街面犯罪的发生,2013年以来,全省抢劫、抢夺和盗窃等案件年均下降5.3%。江苏公安还创新推进“平安前哨”工程,推动警格、网格深度融合,打造“平安前哨”,50万名网格员成为“平安哨兵”,社区治理由“独自撑篙”向“众人划桨”转变,90%以上的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在网格内被发现和化解处置。
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,严打严重暴力犯罪,全省现行命案连续九年全破,南医大女生被杀案等一批沉积2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也得到侦破。严打严防侵财犯罪,以破大案的方法和手段全力侦破侵财案件,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。
江苏还纵深开展“平安校园”“平安医院”等系列创建活动,推动全省事关国计民生和公共安全的2.4万家重点单位,全面落实人防、物防、技防、制度防等措施,整体安防达标率接近98%。近5年来,全省涉油、涉气、涉电、涉校、涉医类案件呈逐年下降态势,暴力侵袭师生、医护人员,打孔盗油、破坏三电设施案件破案率达100%。